

|
亿晶光电
600537 |
1.52%
|
最新:4.01
开盘:4.1 昨收:3.95 |
开盘%:3.8%
振幅%:5.32% 换手%:7.23% |
最高:4.15
最低:3.94 量比:0.51 |
总市值:47 亿
流通值:47 亿 成交额:12 亿 |
公司概况
亿晶光电是一家致力于光伏新能源发展的企业,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、组件以及光伏系统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。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行业经验,公司已发展成为光伏产业的重要参与者。
业务范畴
- 产品研发:亿晶光电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,致力于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创新,不断提升产品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。
- 生产制造:公司具备大规模的生产能力,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,确保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。
- 市场开拓:亿晶光电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,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,产品销售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财务状况
近年来,亿晶光电的财务状况保持稳定增长。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、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,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持续提升。
市场地位
在光伏产业领域,亿晶光电凭借其技术实力和市场表现,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。公司已发展成为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,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。
发展前景
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,光伏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。亿晶光电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,拓展市场份额,提升品牌影响力,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。
总结:
亿晶光电作为光伏产业的佼佼者,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、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稳定的市场表现,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。未来,公司将紧跟行业发展趋势,不断创新,为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。
【亿晶光电:近2个交易日股票换手率明显放大,提醒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】亿晶光电11月11日公告,公司股票于2025年11月7日、11月10日和11月11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%。根据《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》的有关规定,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。经核实,截至2025年11月11日收盘,公司当日股票换手率为38.46%。公司近4个交易日股票换手率分别为:6.11%、9.03%、41.16%、38.46%,近2个交易日股票换手率明显放大,公司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,理性决策,审慎投资。
【光伏概念活跃 通威股份涨停】11月7日电,光伏概念活跃,通威股份涨停,隆基绿能、弘元绿能涨超5%,意华股份、亿晶光电此前涨停,TCL中环、阿特斯、晶澳科技等也涨幅居前。
【电气设备板块探底回升 摩恩电气4连板】11月7日电,电气设备板块探底回升,中能电气涨超15%,摩恩电气4连板,广电电气、亿晶光电涨停,灿能电力、顺钠股份、科士达等涨超5%。
【光伏概念异动拉升 亿晶光电涨停】9月17日电,早盘光伏概念异动拉升,亿晶光电涨停,嘉泽新能、双良节能、耀皮玻璃、通威股份等跟涨。消息面上,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,近期光伏行业中上游多个领域价格出现明显上涨。分析人士认为,光伏行业“反内卷”初见成效,产业链多个环节价格后续有望维持上涨态势。
【光伏概念股开盘走强 亚玛顿快速涨停】8月20日电,亚玛顿快速涨停,华民股份20CM涨停,艾能聚涨超10%,双良节能、亿晶光电、凯盛新能、欧普泰涨超5%。消息面上,工信部等六部门19日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,部署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工作。
【光伏概念持续下挫 大全能源等多股跌超5%】7月31日电,午后光伏概念持续走弱,大全能源、通威股份、亿晶光电均跌超5%,晶澳科技、合盛硅业、爱旭股份、福莱特等跌幅靠前。
【光伏、硅能源概念股再度走强 硅宝科技涨近10%】7月23日电,硅宝科技涨近10%,亿晶光电、东岳硅材、合盛硅业涨超5%,通威股份、大全能源、京运通、TCL中环等跟涨。消息面上,多晶硅主力合约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涨停,涨幅12%,报53165元/吨。
7月23日电,多晶硅主力合约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涨停,涨幅12%,报53165元/吨。
【午评:创业板指半日涨0.69% 超级水电概念股持续爆发】7月22日电,市场早盘探底回升,三大指数小幅上涨。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.14万亿,较上个交易日放量513亿。盘面上热点较为杂乱,个股跌多涨少,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下跌。从板块来看,超级水电概念股维持强势,中国电建等多股涨停。光伏概念股再度反弹,亿晶光电涨停。固态电池概念股表现活跃,豪鹏科技涨停。下跌方面,银行股展开调整,厦门银行跌超3%。板块方面,超级水电、钢铁、光伏设备、电池等板块涨幅居前,智谱AI、银行、游戏、软件开发等板块跌幅居前。截至收盘,沪指涨0.25%,深成指涨0.56%,创业板指涨0.69%。
【光伏概念股再度活跃 亿晶光电回封涨停】7月22日电,亿晶光电回封涨停,大全能源、琏升科技、双良节能涨超5%,弘元绿能、通威股份、上能电气、亚玛顿等跟涨。消息面上,中信建投研报指出,目前光伏、锂电均处于盈利底部,其中光伏亏损更为明显,“反内卷”有望成为推动新能源行业中长期盈利修复的关键推动力。